{译/Translation}
№. 1.4 :: 埃尔金斯谈艺术史能否实现国际化(上)

:: 总介 ::


James Elkins

詹姆斯·埃尔金斯(James Elkins),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美术史论与批评系主任。 他的著作专注于各个领域中视觉艺术的理论与发展。他最新的著作《什么是摄影》(What Photography Is)提出在艺术史中严重缺乏实验性写作。此书将于2015年秋季完成。

《艺术史是全球的吗?》(Is Art history Global?)是一本讨论艺术史理论走向与方法论的文集,尤其是艺术史中能否更加国际化的议题,以及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艺术史学家和评论家的责任和义务。书中集合了艺术史学术界各大派系的学者的论文,包括拉美艺术史学者Andrea Giunta,德国艺术史家Friedrich Teja Bach,捷克艺术史家Ladislav Kesne, 日本艺术史家稲賀繁美,中国艺术史家曹意强和柯律格(Craig Clunas)等。本书是《艺术研讨会》系列丛书中的第三本。 这一系列的丛书都在围绕着艺术和视觉文化进行学术讨论。学者们会集中讨论一些现在艺术撰写中具有争议的议题。这些议题或许很细微,亦或许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和受到深入的探讨。本书曾在草乙|译介第一篇向大家介绍过,但其问题意识值得回顾。

本篇译文节选自《艺术史是全球的吗?》的导论,目的是引导出全书的焦点和总结各个学派不同的论点。通常在学者们在参与艺术研讨会的圆桌讨论之前就已经通过论文发表了自己的论点。笔者在导论中将论点总结并且为读者提供重要的相关背景介绍。

(注:全篇译文分上下两部分,本文为上篇,论艺术史可以实现国际化的五个原因)

 

:: 译文 ::



>>论艺术史不可以实现国际化的五个原因。

 

第一:许多国家的学者将新闻艺术评论视为“艺术史”

在一些小型发展中国家里,报纸上的艺术评论文章通常被用于艺术史研究。所以对一个国家的艺术的最基本的文字描写与叙述往往是由展览手册和评论文章组成的,而往往艺术评论家就约等同于艺术史学家。在巴拉圭有位很棒的艺术评论家Ticio Escobar,他在学术上后殖民主义和视觉文化理论都非常熟悉,如果他生活在德国或者是法国,那他一定能进某个大学的艺术史系教书。但是他在巴拉圭负责撰写文化评论和艺术理论,而不是艺术史。更早以前,我在2002年访问过巴拉圭。那时候,巴拉圭还没有专业的艺术史学家,而当时唯一存在的社会艺术评论是由一个在亚松森高级艺术学院就职的画家— Olga Blinder主笔的。虽然她的大部分文章关注了巴拉圭现代主义的发展,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她的关注点还是局限在了个别艺术家的范围内,并没有提宏观视角。后来巴拉圭出版了一本当地现在主义艺术的著作,同样的,文章大都仍旧由艺术家自传和社会评论拼凑而成,并没有在历史研究方向有深入的发展。公平地来说,这些散乱的文献最开始也并没有将建设艺术史当作第一要任,所以正统学科的发展一直没有长足的进步。

 

第二:艺术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学科,大都只存在在北美和欧洲的大学里。

观察艺术史学科存在感最直接的方法,是计算世界各国实行艺术史教学大学和学院的数量。可是目前并不存在一个完整的统计,就算有,现存的表格也并没有把美术学院和普通艺校算入其中。虽然大部分的艺术史专业都隶属于人文学院,但是艺术院校里也有不少艺术史学家。只是我们还不能很仔细地去区分这些在美术学院里做艺术史研究的学者们有多少是有艺术史学位的,而又有多少是艺术家和评论家。另外,在同一个国家里,有可能有些大学建立了完整的艺术史专业教学,而有些大学只有在传媒和设计的专业下面开设了几个艺术史的单元课。比如哈韦里亚纳天主教大学的老师 Andrés Gratán 告诉我在哥伦比亚有13所大学有艺术史相关课程,但是不是所有的都是综合性大学,也不是所有的都有独立的艺术史专业。而其中教职人员的学术背景更加不明确,需要亲自拜访过才能确认。

在英国和爱尔兰,大约有97个院校具备独立的艺术史专业。这个数字在欧洲(包括土耳其)上升到193, 这其中德语系国家占了大多数,有50多所院校。再加上英国与爱尔兰的院校,以至于大部分的学术著作都来自西欧,由是英文和德文撰写的。 相对而言,东欧就比较薄弱,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就分别只有2所大学教授艺术史。到了美国和加拿大,教授艺术史的院校总数升到了226。然而这个数字包括了很多在其他地域并没有被关注的小型艺术院校,所以数据的实用性还有待斟酌。

除了北美和欧洲,世界上没有另外一个地域的院校达到一百以上。其中中美与南美有48所;非洲大约有80所;东亚(中国,日本和韩国)有65所;而东南亚有36所。在中亚,由于伊斯兰教传统和苏联旧时独立艺术教育的影响,综合性大学里艺术史专业更加屈指可数。总体来说,这些数据依然是不详尽的。有许多国家的数据有所缺失,是有许多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院校还没有建立官方网页或者做到网络普及化,以至于这些有可能有艺术史专业的学校就不会被记录在案。从现有的数据来看,依然只有欧洲和北美具有相对普及的艺术史教育。

 

第三:艺术史和国家认同感和地域归属感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在艺术史中有一个约定俗成却又不得不检讨的规律,那就是似乎传统学者大都只专注于研究他们所属地区中最重要的视觉文化与艺术。比如德国学者 Hans Belting 就写了一本十分有趣的编年史,主要讨论德国人和的德国艺术之间复杂的关系,最好的例子就是中世纪时期的画家丢勒和霍尔拜因和他们所代表的德国风格。同时,这本书也反映了德国的艺术史学者十分看重本国身份象征和国家概念的转变对艺术的影响,而非仅仅将艺术史的研究建立在个人兴趣的基础上。其实从意大利画家Vasari到德国艺术学者Winckelmann,民族主义和关于种族差异的课题一直是艺术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原动力。 甚至于当代逐渐兴起的新课题(跨国性,多元文化主义和后殖民主义)都不能动摇这个原动力,只是让学科表面上看起来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更加自由,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具备更多选择。

艺术的故事

Pic 1.  E.H. Gombrich 《艺术的故事》First published by Phaidon, 1950.

其中E.H. Gombrich 最著名的《艺术的故事》就是一本很典型的以欧洲艺术为中心的著作,而这本书一直是欧洲院校艺术史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而在其他区域,无论是土耳其还是澳大利亚,学者们大都会以自己文化为中心来撰写教材,而于将与自己文化不相关的艺术放在书本的最后匆匆带过,导致这些教材书籍内容大都处于个失衡的状态。我并非不理解这些作者的意图是为了借对比来体现不同艺术之间的差异。而这一动机却恰恰体现了他们以民族主义为重的态度。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因为与其让我们学习一本本泛泛而论且相对客观的艺术史,还不如跟着专家深究艺术史其中一个领域来的更有建树。另外,我认为 E.H. Gombrich 之所以能成为西方艺术史的学术大家不仅仅因为他的知识修养,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本身就是在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环境里下成长的。这样相似的文化背景让他对本地的艺术有更准确和深入的了解,所以民族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和艺术史是无法分割的, 虽然这一点恰巧是阻碍艺术史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艺术史似乎经常和影像学和视觉文化混为一谈。

现如今,当代艺术的不断繁衍和艺术史学科的快速增长已经让其学术逐渐研究扩展到其他相关的视觉文化和实践上,许多学者指出这样的方向正在瓦解艺术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框架。一些学者,例如 Mieke Bal,对这样的发展方向表示赞赏,他认为抹去学术上的分界线可以帮助减少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的障碍。 他曾经批判一部分学者 (包括我)太执着于定义学科和建立分界线,而如今他的观点已经被大部分学者接受,成为了主流观点。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艺术史和周边学科(比如视觉文化)的混合研究和他们之间关联性的探讨。同时,越来越多的关于视觉研究的学术期刊和文章被出版和发表。这些文章的作者有些来自艺术史背景,有些(比如John Clark)则来自其他学术背景(比如后殖民主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同学科的的学者也贡献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模式。

如果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艺术史肯定会逐渐消亡。虽然我不确定在未来视觉研究一定会取代艺术史成为主流学科,但现如今就有许多大学就正在经历这样的变革。而且艺术史绝对不是唯一一个被“视觉研究”这个大课题威胁的学科。很有可能艺术史里的三个重要研究对象——油画,雕塑和建筑将逐渐被新媒体,电影研究,传媒广告,甚至于涂鸦和纹身所替代。不过就目前来说,虽然学科之间虽然有交流和混合,艺术史还相对稳定和独立。

 

第五:在不同地域和针对不同艺术史学家,学术期刊和文章具有不同特点,并没有做到统一。

关于出版物这个问题,是最令人困扰的。事实上的确有很多期刊不大愿意和所谓的“理论”多打交道,比如《美国建筑史学家》(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但同时,也有许多愿意深入讨论理论课题的杂志,比如《法国批评杂志》( the French journal Critique)。我曾经在我的一本书里讨论过这两类书刊,因为我认为这中间的区别,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中间的区别,正在分裂学科,阻碍它统一地向前发展。虽然有许多理论学家据理力争艺术史学家和他们的研究中的统一性,但是在他们文章里分歧还是十分明显的。可惜的是,在大多数北美和欧洲的大学中,学者大都在回避或者忽略这问题。特别是那些注重实践的学者,几乎都不会承认自己的研究脱离了理论。但是在一些小型的国家和学校中,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分歧正在影响着他们的研究,和艺术史这个学科的走向。

美国建筑史学家

Pic 2. 比如《美国建筑史学家》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ISSN 0037-9808) 是一本在同行间流传的季刊学术杂志,由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出版.

同时,关于理论研究的发表和讨论也不具有持久性。有些方法论会流行一段时间,但是很快就又被其他的理论取代。比如在艺术史中关于对符号学关注在20世纪就断断续续地被学者复兴了至少四次,特别是象征人类学家 Victor Turner 的阈限期理论( liminality)曾经在1980年代非常流行。学者们会时不时举行学术讨论会针对某一理论框架(比如解构主义)进行讨论。但是这些研究会议互相之间并没有相关性,而且每年的主题也没有连续性,经常随着潮流的变化而变化。而我认为这些毫无计划的间歇性潮流正在分解艺术史这个学科。

 

-end-

(注:全篇译文分上下两部分,本文为上篇,论艺术史可以实现国际化的五个原因。下篇论述可以实现国际化的五个原因请点击下面链接)
{译/Translation}
№. 1.5 :: 埃尔金斯谈艺术史能否实现国际化(下)

 

 

:: 原文出处 ::


詹姆斯·埃尔金斯, “第一节:导论—艺术史作为一门全球学科“,节选自詹姆斯·埃尔金斯(编)《艺术史是全球的吗?》(2007年纽约Routledge版)。

Elkins, James, ‘Section 1: Introductions – Art History as a Global Discipline’, in James Elkins (eds.), Is Art History Global?, New York: Routledgge, 2007.